盛夏的太原闷热难耐卢深策略,可当听到抗战文物遗址“占有人腾退并已被初步清理保护”的消息时,山西省检察院太原铁路运输分院(下称“太原铁检分院”)的检察干警冒着热浪驱车向太原西北方向驶去,半个小时后来到了被腾退的遗址——玉门沟调度站旧址。这处曾被个人占有的文物遗址经过该院和相关行政机关一年多的努力,院内外杂物终于被收拾干净了,干警们很欣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
日军占领太原后,为控制铁路运输兵力、掠夺资源、镇压反日斗争以及巩固其侵略控制,在玉门沟火车站附近强征中国劳工修建铁路运输线的调度站(含办公所、炮楼和碉堡)。根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从太原西山掠夺煤炭资源174万余吨。玉门沟调度站旧址是侵华日军掠夺中国矿产资源的重要实物证据,记载着那段沉重的历史。
2024年4月,太原铁检分院在调研铁路沿线文物保护情况时,发现玉门沟调度站炮楼旧址顶部构筑物破损,墙体产生裂缝,玻璃、窗框破损卢深策略,院内外堆满杂物,保护状况不乐观。经深入了解,因文物产权归属主体登记有误、保护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措施不完善等原因,该旧址持续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今,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的伤痕不容忘却。玉门沟调度站旧址呈现历史记忆,是反映侵华日军暴行的有力证据,加强对其的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
太原铁检分院随即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监管职责,并帮助其与文物产权人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铁路公司”)“牵线搭桥”,督促双方协同配合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然而卢深策略,新老问题让文物保护难以实质性推进。玉门沟调度站旧址虽归属铁路公司,但早年间其已经被作为公有租赁住房,分配给一位职工使用,目前该职工已退休,房屋由其亲属实际占有,且长期不在此居住。铁路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协商占有人腾退该房屋,但因实际占有人不予清退,原定保护方案无法实施。
今年4月2日,太原铁检分院就玉门沟调度站旧址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组织召开听证会。听证会采用“上门听证”的形式,通过“实地看、当面听、共同议”的方式,进一步厘清相关单位具体保护职责,明确文物保护责任主体,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与会各方形成整改共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将逐渐老去,而抗日战争遗址作为日军侵华的铁证,可以永久保存,以印证历史、警示后人。那段惨痛的历史不能被遗忘,不能让日军侵华的罪证在大自然的风化中慢慢消失,加强对玉门沟调度站旧址的保护刻不容缓。”听证员、山西大学讲师赵大为在听证会上深有感触地说道。
会后,行政机关指导铁路公司积极开展腾退文物工作,经多次释法说理、耐心劝导,最终实际占有人充分认识到保护玉门沟调度站旧址的重要意义,同意腾退。6月6日,该占有人腾退房屋并将钥匙移交给铁路公司,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占有人腾退房屋后,院内外杂物全部被清理完毕,文物整体风貌得到有效保护,整体保养方案已确定并即将着手实施。
抗战档案
玉门沟调度站旧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北寒村西北。1937年11月,日军占领太原西山地区后,为控制中国的铁路运输,在车站附近强征中国劳工修建铁路运输线的调度站(含办公所、炮楼和碉堡)。旧址坐北朝南,依山坡地形而建,高低错落,占地225.76平方米。办公所为四合院布局,有北房、西房,大门建在西南隅。北房砖砌水泥台基,高1.8米,面宽四间,日式人字顶,机瓦屋面,砖砌方形门窗。在院的西北部建有日式三层炮楼,八棱形,顶部为人字形,楼身有30余处瞭望口和枪口。在炮楼的西北200米处,有一座石砌碉堡,与炮楼遥遥相对。玉门沟调度站旧址是侵华日军掠夺中国矿产资源的实物证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普查组建议保留维护,并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旧址于2011年12月31日被列为太原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记者:吴杨泽 王鹏翔 图片:王鹏翔)
九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